内容提要:
儒学的精髓是积极入世。跟道家学派的师法自然相比,它少了一份潇洒脱俗,多了一份入世的使命感;少了一份消极避世,多了一份积极进取。跟佛教的清静无为相比,少了一份来世报应,多了一份今生责任;少了一份普度众生,多了一份责己修身。因此,儒家有烦恼:修身不完善,有志难施展……但更多的是乐趣:修身之乐,施展抱负后齐家、治国、平天下之乐,而这些,正是其他学派永远无法企及的。这些正是儒学思想魅力不减、源远流长的内在原因。
儒家思想最主要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政治思想。历代儒家人物提出了大量关于国家与社会的治道、政道、为政之道等政治智慧。二是人学思想。儒学中蕴涵了非常丰富的有关为人处世、人生哲理等人生智慧思想。特别是其中儒学提出了关于为什么要做人、做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做人等为人的道理。可以说,儒家所阐发的做人思想揭示了人为何存在、怎样存在等涉及到的人的生存与发展问题。
儒家所阐述的许多人生智慧 人生哲理在当今社会仍具有普遍性价值。本书通过选取经典的儒家故事,以修身做人。处世智慧、正视心欲、直面名利、谦孝美德等篇章淋漓阐释儒家的博大智慧。目的就是通过撩开儒家思想神秘的面纱。给广大读者以生动形象的智慧启迪和人生感悟。使我们从儒家智慧的海洋中。撷取到最宝贵的明珠,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
目录列表 :
前言1
第一章做上品人是人生的必修课
德才之辨:德行比才能更重要
器量决定人生格局
智慧是勇气的底色
气节与信念助你屹立天地之间
纵有千金难买一颗宽厚无私的心灵
一草一木皆生命悯物之心需长存
涵养人格魅力的极致:养浩然正气
何谓顶天立地大丈夫
凡圣只在一念间
第二章将人做到圆满处
诚信人与人交往最基本的底线
忍耐人生的延长线
难得糊涂大智若愚者如是说
有一种人生境界叫做弯曲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一场人性的噩梦:迁怒于人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特立独行脱颖于芸芸众生
君子与汉子的人生选择
第三章悠游于芸芸众生的智慧
凡事须有“度”谨防“过犹不及”
济人需济急时无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以直抱怨”宽容的最佳诠释
与人相处的黄金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与君子同行光明磊落与小人共事则如履薄冰
幸福在成人之美之后姗姗而来
得理何妨也饶人
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寻找生命中的贵人
变通走出人生困境的锦囊妙计
第四章心是快乐的根
宽容是绽放在他人心头的馨香一瓣
面子:中国人的自我角色期待
从容面对人生快乐自然盈心
心中无欲自能于天地间傲然挺立
君子以自强不息处世
反省:清洗心灵后花园
舍得之间体味人生真谛
在生命的呼吸间活出今天的精彩
第五章面对世间名利当以宠辱不惊之心处之
“利”是人生的核心
君子只取阳光下的财富
不义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因小利而忘命成大事而惜身
舍生取义活出人生极致
卸掉心灵上的包袱:虚名
面对世间名利当以宠辱不惊
不堪一击的友情:以利相交
第六章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
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
精神养老:只愿儿女“常回家看看”
游必有方:离家创业者尽孝之道
面对父母生日的喜与忧
尽孝道的最佳处方:父母唯其疾之忧
面对父母的过错:敬而不违劳而不怨
第七章知人知面不知心
识人的大忌:以貌取人
最难揣摩是人心
一寸秋波泄露千般心事
从众:识人须摒弃的不良心理
不以一时之荣辱取人
巧言令色者少有仁德
第八章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
真正的智者是言语的讷者行动的敏者
言多必失须把住嘴巴的“关”
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失人与失言
以柔克刚的说话之道
化解尴尬之道:顾左右而言他
美言入心三冬暖
第九章人生难得一知己
友谊需要必要的生长空间
君子忌苟合择交如求师
规劝朋友不可则止
面对朋友的品质当择其善者而从之
朋友不在多有益为上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第十章对上与对下的智慧
一本万利的领导哲学:感情投资
知人善任则人人皆可为我所用
居上位心胸须如海般博大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为官需要烧好“三把火”
“在其位谋其政”的领导哲学
孔子的责任观:先之劳之
所谓怀才不遇皆因自己不是“珍珠”
第十一章以持之以恒心求经世致用学问
学以致用是成大事者必备的一种能力
君子之学必好问
人之为学举一隅当以三隅反
谦冲而自牧的为学之道
持之以恒得大学问
学问的至境:知道自己“不知道”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第十二章人生天地间当诗意栖居
不同的人生选择不同的人生滋味
历千万劫而后成器
面对人生荣辱的秘密武器:平常心
人生需要战战兢兢地走过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
生命各有各的快乐
音乐:心灵生活的“圣经”
可与不可的人生原则
智者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
孔子的人生价值观
因果律中的人生玄机
生命是燃烧还是腐朽由你自己决定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