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家是人类赖以生存延续的基点。
家既是生命的起点, 又是归宿。
家园, 家是人文营建的居址, 园是自然生态环境。
家园, 是人文生态环境。
家园, 要成为净土, 就要保持、维护大自然生态链的连续谱系和大自然生命链的永续平衡存在, 这就是最佳生存环境。
人类要爱惜地球村的内环境和外环境, 人类才能生存延续, 人类才能永久拥有自己的理想家园。
中华大道文库·图说中华文明史大典》共九册,《人类理想家园》是其中的第八册, 总言天人合一人文生态文明, 阐发中华祖先关于人类种系及个体与大宇宙时空万象相融合的最佳生存环境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 是国内外首部中华天人合一人文生态文明通史著作。
目录列表 :
卷首语/ 李瑞环/ 继续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 1 )
前言 ( 1 )
导读 ( 3 )
一、人类家园最佳生存环境总论 ( 1 )
( 一) 中国人的最高生存理想 ( 1 )
( 二) 最佳生存环境释义 ( 2 )
( 三) 生存环境的最高原则: 天人合一 ( 2 )
( 四) 生存环境的最佳模式 ( 3 )
( 五) 最佳生存环境的两大类型 ( 4 )
1 . 第一原生自然态最佳生存环境 ( 5 )
图1 浙江兰溪诸葛八卦村示意图( 1) ·诸葛八卦村地理位置
( 2) ·诸葛后裔聚居地布局( 3) ( 6 )
图2 贵州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 ( 7 )
2 . 第二仿生营造态最佳生存环境 ( 8 )
图3 贵州黔东南镇远古城青龙山 ( 9 )
( 六) 以吉祥气场人宅相扶 ( 10 )
( 七)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 11 )
二、最佳生存环境原理发现 ( 13 )
( 一) 昆仑五大龙脉的作用 ( 13 )
图4 世界五大龙脉暨中华龙脉三大干图 ( 14 )
( 二) 人类发祥地的环境特征( 16 )
1 . 四川盆地 ( 16 )
2 . 华北平原 ( 16 )
3 . 京津地区 ( 16 )
4 . 北京 ( 16 )
5 . 东北平原 ( 17 )
6 . 黄土高原 ( 17 )
7 . 元谋盆地 ( 17 )
8 . 综述 ( 18 )
( 三) 风姓祖先开天辟地肇造家居文明 ( 19 )
1 . 钻木取火 ( 19 )
2 . 立极开天 ( 20 )
图5 风姓立极开天图( 上) 北美洲风姓传人赫比族灵台天齐
建木开天立极图( 下) ( 20 )
图6 “风”演化图 ( 21 )
3 . 定方辟地 ( 22 )
图7 博山天齐大山纪历定方辟地图 ( 23 )
图8 博山天齐定方辟地传天数图 ( 24 )
图9 天齐博木纪历图 ( 25 )
图10 八索天地合盘緐历度图 ( 26 )
图11 玛雅明堂“竨”屋图 ( 27 )
图12 风姓六部·太乙气部( 1) ·太阳部( 2) ·王族皇部( 3) ·月
亮部( 4) ·鸟部( 5) ·虫部( 6) ( 28 )
( 四) 氏与风姓裔族分衍 ( 29 )
( 五) 风姓家居类型 ( 30 )
1 . 危崖峒居 ( 31 )
图13 危崖峒居图 ( 31 )
图14 危崖房屋图 ( 32 )
图15 危崖邛笼碉楼图 ( 32 )
图16 灵屋基瓦图 ( 33 )
图17 峒居群落图 ( 33 )
图18 祖尼人危崖峒屋群落总体图 ( 34 )
图19 崖峒阶坛式天齐建木( 尺木) 图 ( 35 )
·2 · 人类理想家园
图20 羌藏危峒崖居( 36 )
图21 北方平顶民居 ( 36 )
图22 福建客家土围楼总体( 上) ·内视( 下) ( 37 )
图23 良渚文化玉器上的危崖峒居天齐图 ( 38 )
图24 燧人竱兹氏阳鸟氏徽县屯溪老街民居的阶坛山墙图( 39 )
图25 北美洲危崖房屋建筑 ( 40 )
图26 中美洲玛雅蒂卡尔遗址危崖灵台建筑 ( 41 )
2 . 穈埠台地土居 ( 41 )
图27 地窨天井院 ( 42 )
图28 地窨天井院入口 ( 43 )
图29 河南祁村湾地窨天井院 ( 44 )
图30 四川巴塘大营官寨平顶方形天井院式碉楼 ( 44 )
图31 四川理塘县双层平顶方形天井院式碉楼 ( 45 )
图32 四川理塘县双层平顶方形天井院式碉楼剖面图及三层平面图 ( 45 )
图33 穹窿式帐篷形屋天井 ( 46 )
图34 穹窿式帐篷形屋土穴天井 ( 46 )
图35 四川马尔康俄尔雅寨资格补宅 ( 47 )
3 . 水边巢居吊脚楼 ( 49 )
图36 湖南临澧县官亭乡竹马村高台干栏建筑·云南沧源崖画上的干栏巢居 ( 49 )
图37 湖南黔阳高庙遗址陶器上干栏建筑图 ( 50 )
图38 湖南长沙大塘遗址陶器上干栏建筑图 ( 50 )
图39 巢居字源流变图 ( 51 )
4 . 游猎牧居 ( 52 )
图40 牧民帐篷居 ( 52 )
( 六) 风族家居功能 ( 52 )
图41 风族家居防卫功能图 ( 53 )
( 七) 风族对生态环境的独悟 ( 53 )
1 . 人类生存环境的二大基本要素: 空气和水 ( 53 )
2 . 风族人对天道元气本质的认识 ( 54 )
图42 緑姓太乙部·太极印( 一) ( 54 )
图43 緑姓太乙部·宇宙玄牝命宫螺旋太极印( 二) ( 55 )
图44 緑姓太乙部·太极螺旋命宫丹穴气口( 三) ( 56 )
图45 夙姓月部·子宫形命宫丹穴气口( 四) ( 57 )
图46 瞮姓日部·宇宙玄牝命宫丹穴气口( 五) ( 57 )
图47 緑姓太乙部·三太极印( + ) 螺旋命宫气口( 六)( 58 )
图48 緑姓太乙部·譻乌风姓支·化皇极太极螺旋命宫气口( 七) ( 58 )
图49 瞮姓日部·阳夷太昊风姓支·太极静力涡旋中心皇极命宫( 八) ( 59 )
图50 瞮姓日部·凤姓太阳鸟风姓支·日精八芒阳鸟太极皇极命宫( 九) ( 59 )
图51 緑姓太乙部·盖天天齐瞶·緒( 十) ( 60 )
图52 瞮姓日部·龙族风姓支·盖天天齐緒( 1) ·虎族风姓支( 2)( 十一) ( 60 )
图53 緑姓太乙部·譻乌风姓支三仪太极命宫( 十二) ( 61 )
( 八) 风族家居文化的三大特征 ( 62 )
1 . 法天地 ( 62 )
2 . 敬祖先 ( 62 )
3 . 图腾徽铭格式化 ( 62 )
( 1) 山墙格式 ( 62 )
图54 风姓天穹型山墙 ( 63 )
图55 良渚文化玉器上的风姓灵台型山墙 ( 63 )
图56 风姓灵台建筑遗制泰国王宫神殿建筑 ( 64 )
图57 镇远徽派民居灵台型山墙原始危崖峒居墀头 ( 65 )
图58 灵台型徽派民居山墙直角墀头 ( 66 )
图59 灵台型竱鸟山墙墀头 ( 66 )
图60 灵台型譻乌山墙墀头 ( 67 )
图61 徽派民居山墙“翕鸟”墀头与竱鸟·譻乌比较 ( 68 )
图62 微徽徵古文 ( 69 )
( 2) 屋顶格式 ( 69 )
( 3) 天井院格式 ( 70 )
图63 四合院围合的天井 ( 70 )
·4 · 人类理想家园
( 4) 宝刹格式( 70 )
图64 鸠鸟重仪宝刹 ( 71 )
图65 涉县娲皇宫盘古氏葫芦天宝刹 ( 71 )
图66 甘肃天水卦台山伏羲庙重仪宝刹 ( 72 )
( 5) 梭罗杆格式 ( 73 )
图67 阿拉斯加因纽特人宅前梭罗杆图腾柱 ( 73 )
图68 风姓建筑图腾基因传承图 ( 74 )
三、天齐线与经典模式 ( 76 )
( 一) 中华民族文脉国脉天齐线 ( 76 )
1 . 天齐释义 ( 76 )
图69 江苏连云港朐山勾芒勾股纪历图A 组 ( 78 )
图70 连云港朐山勾芒勾股纪历图B 组 ( 79 )
图71 连云港朐山勾芒勾股纪历图C 组 ( 79 )
图72 连云港朐山勾芒勾股纪历社足北斗九星玄鸟石 ( 80 )
2 . 天齐线释义 ( 81 )
3 . 天齐线漂移 ( 82 )
4 . 天齐模式向都邑模式转化 ( 83 )
( 二) 天齐线上三类传统居邑经典模式 ( 85 )
图73 氏族聚落型村寨居邑最佳模式 ( 85 )
图74 诸侯国( 方国·省·郡) 型王城居邑最佳模式 ( 86 )
图75 中央王朝国都居邑最佳模式 ( 86 )
1 . 基本模式阐释 ( 86 )
图76 母体模式·居址结穴地山环水抱负阴抱阳基本模式( 87 )
2 . 最佳宅址家居模式阐释 ( 88 )
图77 宅址与周围山体的宜忌关系 ( 88 )
图78 宅址与周围河流、水的位置、流向的宜忌关系 ( 89 )
图79 宅址与周围河流、道路的宜忌关系 ( 90 )
图80 北方四合院以墙体拢气 ( 91 )
图81 四合院最佳布气格局图 ( 91 )
3 . 最佳村落模式阐释 ( 92 )
图82 砂法全图 ( 92 )
图83 案山图 ( 93 )
图84 案山朝山图( 94 )
图85 “个”字穿心帐吉祥龙穴气场图( 一) ( 94 )
图86 “个”字穿心帐吉祥龙穴气场图( 二) ( 95 )
图87 最佳村落人文生态模式图·镇山与池塘的背景前景效果( 上) ·水口及附带建筑景观 ( 96 )
图88 村镇选址与生态关系图 ( 96 )
图89 村落与住宅形气双层环抱围合同构体示意图 ( 97 )
4 . 最佳城址模式阐释 ( 98 )
5 . 最佳王都外局模式阐释 ( 98 )
6 . 营国法式·王都内局 ( 99 )
图90 《周礼》中的周王城图( 上) ·戴震《考工记图》王城图( 下) ( 100 )
( 三) 天齐线与中华文脉国脉古都走势解秘 ( 101 )
图91 天齐线上中华文脉国脉古都走势图 ( 102 )
( 四) 国都营建法则释例 ( 103 )
1 . 周武王定天地之中营国都洛阳 ( 103 )
图92 周王城洛阳外局图 ( 104 )
2 . 秦都咸阳 ( 107 )
3 . 汉唐长安 ( 107 )
图93 唐代长安城示意图 ( 108 )
( 五) 国都经典范例北京城文化意象 ( 109 )
1 . 北京城外局落脉大象 ( 109 )
图94 北京城外局落脉大象 ( 109 )
2 . 北京城营建始末 ( 110 )
( 1) 元大都营建 ( 110 )
图95 元明北京城 ( 111 )
( 2) 明北京城营建 ( 112 )
图96 明北京城平面图 ( 115 )
( 3) 清北京城营建 ( 115 )
3 . 北京城营建的文化理念 ( 116 )
图97 北京城中轴线主要建筑物及城门位置图 ( 116 )
图98 北京故宫总平面图 ( 117 )
图99 北京明紫禁城总平面图 ( 118 )
·6 · 人类理想家园
四、古典模式现代应用通则( 123 )
( 一) 三种人应具备的常识 ( 123 )
( 二) 最佳生存环境经典理论要点 ( 124 )
( 三) 公刘勘豳: 最佳生态环境古典模式勘定程序 ( 127 )
( 四) 周公阳城测景台定天地之中 ( 131 )
图100 登封阳城阳鸟负日五行大象图 ( 132 )
图101 周公测景台 ( 133 )
( 五) 古典生态理论的现代解读 ( 134 )
1 .“内气萌生”论 ( 134 )
图102 白猿经日火下降緓气上升图 ( 134 )
2 .“外气成形”论 ( 135 )
图103 四川阆中城山龙水龙龙脉格局图 ( 135 )
3 .“内外相乘 风水自成”论 ( 136 )
4 . 生态环境形气大象论 ( 136 )
( 1) 怎样识别选择吉祥自然大象 ( 137 )
图104 天竺湖山峦形气大象图 ( 138 )
图105 天竺湖山峦形气大象图( 续) ( 138 )
图106 河北涿鹿保岱乡轩辕黄帝釜山会盟遗址天鼋灵龟自然大象图 ( 139 )
图107 河南伊川大莘店九龙沟炎帝氏族伊国龙脉炎火自然大象图 ( 140 )
图108 河北涿鹿矾山镇蚩尤寨蚩尤泉籯树牛头显象自然大象( 142 )
图109 广州西樵山陈家村社树树干显象为羊头自然大象( 142 )
图110 广州番禺石楼镇戴家村戴氏祠堂社树男女祖先人形化自然大象 ( 143 )
图111 江西梅岭三角枫命门大象 ( 144 )
( 2) 营建人文大象吉祥模式 ( 145 )
图112 营建人文大象吉祥模式 ( 146 )
( 3) 自然大象凶险型 ( 146 )
图113 营造大象凶险型 ( 147 )
( 4) 营造大象凶险型 ( 148 )
5 . 形气禁忌论( 148 )
( 1) 天堑忌 ( 148 )
( 2) 路剪忌 ( 149 )
图114 路剪忌示意图 ( 149 )
( 3) 回风忌 ( 150 )
图115 道路“红面”角示意图( 依楼高决定退深) ( 150 )
( 4) 反弓忌 ( 151 )
( 5) 冲射忌 ( 151 )
图116 路冲击力计算法及反弓禁忌区域示意图 ( 151 )
( 6) 压阴忌 ( 152 )
6 . 形势体量数术论 ( 152 )
图117 建筑形势体量1∶10 限定值关系图( 一) ·北京紫禁城
( 153 )
图118 建筑形势体量1∶10 限定值关系图( 二) ·北京天安门
广场 ( 154 )
( 五) 追求天地人生命信息统一场 ( 154 )
( 六) 中华古典建筑文化对人类的贡献 ( 157 )
五、现代家居最佳模式 ( 158 )
( 一) 现代家居生态学总论 ( 158 )
1 . 释义 ( 158 )
2 . 现代家居生态学采气布气原则 ( 158 )
3 . 现代家居生态学避盛阴驱阴气原则 ( 159 )
4 . 现代家居天人全息建筑操作系统图示 ( 160 )
5 . 现代家居实施细则 ( 161 )
6 . 现代家居天人合一机制 ( 162 )
( 二) 现代家居最佳模式外局通则 ( 164 )
1 . 山野民居外局宜忌 ( 164 )
2 . 旷野平原民居外局宜忌 ( 164 )
3 . 都市井邑民居外局宜忌 ( 165 )
4 . 综述 ( 165 )
( 三) 现代家居内局模式 ( 166 )
1 . 传统四合院单体内局模式 ( 166 )
2 . 四合院单体内局功能区划 ( 167 )
·8 · 人类理想家园
图119 姥爷家祖屋平面功能区划图( 167 )
图120 姥姥表哥祖屋平面功能区划图 ( 169 )
图121 爷爷家祖屋平面功能区划图 ( 170 )
图122 北京祖屋平面功能区划图 ( 171 )
3 . 四合院复体院落模式 ( 172 )
( 1) 仪门套院四合院 ( 172 )
图123 北京清代崇礼文渊阁大学士仪门四合院图 ( 173 )
图124 北京清代崇礼文渊阁大学士四合院S 形气场图 ( 173 )
( 2) 凸型递升四合院 ( 174 )
图125 凸型套合递升四合院图 ( 174 )
( 3) 院落组合穿宫贯井动静变化格局 ( 174 )
图126 五进动宅四合院图 ( 175 )
( 4) 纵横嵌合组群院落截路分房格局 ( 175 )
4 . 楼居内局模式 ( 176 )
( 1) 单元居总式 ( 176 )
( 2) 单元居总式释义 ( 176 )
图127 居民小区楼位示意图 ( 177 )
( 3) 单元居功能区划 ( 180 )
图128 单元居功能区划总式示意图 ( 181 )
图129 一居室功能区划图( 一) ( 182 )
图130 一居室功能区划图( 二) ( 182 )
图131 二居室功能区划图( 一) ( 183 )
图132 二居室功能区划图( 二) ( 183 )
图133 三居室功能区划图( 一) ( 183 )
图134 三居室功能区划图( 二) ( 184 )
图135 四居室功能区划图( 一) ( 184 )
图136 四居室功能区划图( 二) ( 185 )
5 . 复式楼居内局模式 ( 185 )
图137 复式楼半地下室功能区划平面图 ( 185 )
图138 复式楼一层功能区划平面图 ( 185 )
图139 复式楼二层功能区划平面图 ( 185 )
( 四) 家居内环境宜忌通则综述 ( 186 )
1 . 室内布局总体设计原则 ( 186 )
2 . 门窗( 186 )
3 . 会客厅( 明堂位) ( 187 )
4 . 主卧室 ( 187 )
5 . 书房 ( 187 )
6 . 厨房 ( 187 )
7 . 餐室 ( 188 )
8 . 浴室·卫生间 ( 188 )
( 五) 人宅虚实宜忌 ( 188 )
( 六) 摩天楼笼居十七害 ( 188 )
六、现代家居生态环境与健康 ( 191 )
( 一) 现代家居生态环境与健康概说 ( 191 )
图140 经典五行生克关系图 ( 192 )
图141 韶华子宇宙万象道器阴阳经典五行类性总表 ( 192 )
( 二) 现代家居生态环境与健康对应关系 ( 197 )
图142 韶华子现代家居生态环境与健康对应表 ( 197 )
( 三) 新五行家居生态养生应用原理阐释 ( 207 )
1 . 新五行界定范畴 ( 207 )
2 . 木生火宜忌新义 ( 207 )
3 . 火生土宜忌新义 ( 214 )
4 . 土生金宜忌新义 ( 216 )
5 . 金生水宜忌新义 ( 217 )
6 . 水生木宜忌新义 ( 219 )
( 四) 建筑五行五色的生态养生审美意义 ( 220 )
( 五) 钢架建筑不宜作家居 ( 222 )
七、历史文化遗产新生 ( 224 )
( 一) 历史文化名城北京的保护与发展 ( 224 )
1 . 反思与觉醒 ( 224 )
图143 梁思成提出的北京城墙改造方案图 ( 225 )
2 . 北京古城可持续性发展三大层面十项原则 ( 227 )
3 . 北京古城历史文化遗产的总体特色 ( 228 )
4 . 北京古城保护与发展的指导原则 ( 229 )
5 . 针对性保护与发展 ( 229 )
( 1) 文物古迹 科学管理 合理利用 ( 229 )
·10 · 人类理想家园
( 2) 城市格局 保护传统 美化环境( 230 )
( 3) 持续发展 古都风貌 现代都市 ( 230 )
( 4) 北京中轴线延长规划建设 ( 231 )
( 5) 十大生态工程绿化北京 ( 232 )
( 6) 重塑北京皇城 ( 233 )
( 7) 有水则灵 ( 233 )
( 8) 兴建元大都遗址公园 ( 234 )
( 9) 恢复月坛本来面目 ( 234 )
( 10) 复建永定门 ( 234 )
( 二) 中皇山娲皇宫增益文化底蕴 ( 235 )
1 . 邯郸古海考察记 ( 235 )
图144 邯郸姜窑堡“石龙” ( 236 )
图145 邯郸古海海蛎子化石 ( 236 )
2 . 中皇山娲皇宫考察 ( 237 )
图146 竱兹氏女娲氏在漳河河流域活动的地名 ( 238 )
3 . 女娲文化内涵 ( 240 )
图147 商周青铜器铭文中的女娲“籋”、“籌”、“”姓诸字 ( 241 )
图148 战国长沙子弹库出土楚帛书上的女娲乃“緔子之子” ( 242 )
4 . 增建娲皇天地坛 ( 248 )
图149 河北涉县娲萕宫女娲天地坛 ( 249 )
图150 娲皇天表方泽坛灵台俯视平面图( 上) ·侧视图( 下)( 250 )
图151 娲皇天表灵台主视图 ( 251 )
图152 娲皇五色土地坛图 ( 251 )
( 三) 拜谒颛顼陵帝·陵 ( 252 )
图153 从顿丘通往二帝陵丹墀神道 ( 254 )
图154 二帝陵东配殿被细沙掩埋 ( 255 )
图155 二帝陵碑林 ( 256 )
图156 颛顼陵 ( 257 )
图157 颛顼帝陵碑 ( 258 )
图158 考察帝·陵 ( 259 )
八、现代人文生态文明建设( 261 )
( 一) 最佳人文生态环境建设根本原则: 道法自然 ( 261 )
( 二) 人文生态环境有赖自然生态环境 ( 262 )
( 三) 建立人文生态文明 ( 262 )
( 四) 进化论理念误区批判 ( 263 )
图159 强沙尘暴席卷我国北方140 万平方公里 ( 264 )
( 五) 天灾人祸示警: 狂沙直逼北京城 ( 264 )
( 六) 回归自然: 建设最佳大生态环境 ( 266 )
( 七) 城市生态遭遇“伪现代”冲击 ( 267 )
1 . 拔苗助长及现代形式主义泛滥 ( 268 )
2 . 伪新潮滋生垃圾泡沫建筑 ( 269 )
3 . 重经济发展轻天人合一人文生态 ( 269 )
4 . 首长意志蔑视规则 ( 270 )
5 . 土地供应失控 投资增幅过大 ( 270 )
九、世界人文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方略 ( 271 )
( 一) 正视宇宙自律周期法则战略转移 ( 271 )
( 二) 世界人文生态环境大运势预言 ( 271 )
1 . 宇宙大四季变化与地球灾变周期不可逆转 ( 271 )
2 . 新间冰期宇宙大四季第一季春季之长夏灾变已开始 ( 275 )
( 1) 南极冰层不断扩大 ( 275 )
( 2) 北极冰川逐年退化 ( 276 )
( 3) 喜马拉雅冰川融化速度加快 ( 277 )
图160 珠穆朗玛峰伊姆扎冰川融水35 年成高山湖 ( 277 )
( 4) 玉龙雪山冰川急剧减少 ( 277 )
3 . 当今世界人祸大于天灾: 核战争综合症 ( 278 )
( 1) 朝鲜、越南战后怪病频出 ( 278 )
( 2) 海湾、巴尔干贫轴弹突现 ( 279 )
( 3) 美军新武器试验场 ( 279 )
4 . 人类活动影响全球冷暖 ( 280 )
( 1) 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 ( 280 )
( 2) 阳伞效应和全球变冷 ( 280 )
( 3) 通过内因使效果质变 ( 281 )
5 . 现代化都市化灾难 ( 281 )
·12 · 人类理想家园
6 . 未来地球灾变重灾区分布( 282 )
( 三) 人文生态战略转移 ( 283 )
( 四) 保持地球村的人文生态大平衡 ( 284 )
后记 ( 285 )
主要参考书目 ( 287 )
王大有学术年表 ( 2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