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上下五千年,纵横五千里,华夏大地的灿烂文明让每一个孩子找到精神的营养。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热爱祖国、孝顺父母、尊重师长、团结友爱、勤奋好学、谦虚礼貌、艰苦朴素、自立自强、不畏强暴、坚忍不拔等,都是我们应该传承和光大的。
从盘古开天、女娲造人、大禹治水到管鲍之交、吴越争霸、四面楚歌,历史就在眼前;从古圣、先贤、义士到皇帝、将相、庶民,文化印记心间。本书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通俗性为一体,力求广泛地开拓孩子们的视野,扩充他们的知识,陶冶他们的心,提升他们的智慧,激发他们灵感,培养他们的能力。
目录列表 :
前 言
第一章 遥远而神奇的史前文明
一、盘古开天辟地
二、女娲造人
三、黄帝与炎帝阪泉大战
四、舜涂仓掘井
五、大禹治水
第二章 残酷与繁荣并存的青铜时代
一、伊尹以烹饪佐国
二、商汤网开三面
三、武丁得傅说
四、太伯、虞仲让国
五、西伯被囚羑里
六、姜太公钓鱼
七、箕子佯狂
八、商郊牧野之战
九、伯夷叔齐不食周粟
十、周公辅成王
十一、天子无戏言
十二、幽王烽火戏诸侯
第三章 争霸与融合的春秋战国
一、郑庄公黄泉见母
二、管鲍之交
三、宫之奇谏假道
四、五羖大夫
五、齐女促夫
六、晋军退避三舍
七、楚庄王问鼎
八、孙武演阵
九、吴越争霸
十、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十一、纸上谈兵
十二、李牧退匈奴
十三、平原君功成不居
十四、苏秦相燕
十五、荆轲刺秦王
第四章 统一与强盛的秦汉
一、秦二世之死
二、鱼腹丹书
三、钜鹿之战
四、鸿门宴
五、萧何月下追韩信
六、背水一战
七、四面楚歌
八、周亚夫军细柳
九、卫青夜袭匈奴
十、秀布一诺千金
十一、飞将军射虎
十二、丝绸之路
十三、雁足系书
十四、朱买臣衣锦还乡
十五、疾风知劲草
十六、大树将军
十七、蔡伦造纸
第五章 割据与融合的三国两晋南北朝
一、乱世奸雄
二、辕门射戟
三、官渡之战
四、刮目相看
五、洛阳纸贵
六、石崇与王恺斗富
七、举目见日
八、陶侃惜时节用
九、淝水之战
十、刘裕称帝
十一、刘宋自毁长城
十二、山中宰相
十三、胸中甲兵
第六章 空前繁荣的隋唐
一、国事不可徇私
二、贺若弼巧布疑兵
三、法不可违
四、杨玄感起兵反隋
五、尉迟恭夺槊
六、玄武门之变
七、罗士信智取千金堡
八、君明臣直
九、法不择人
十、以人为镜
十一、三箭定天山
十二、法不诛无辜
第七章 由分裂到统一的五代十国与宋朝
一、山东一条葛
二、黄袍加身
三、一部《论语》治天下
四、杨业之死
五、吕端大事不糊涂
六、陈师道不结交显贵
七、撼岳家军难
八、刘宰施惠乡里
九、留取丹心照汗青
十、张俭敝衣劝世
第八章 扩张与兼并的元朝
一、耶律楚材不计私仇
二、良药忠言
三、窦默以诚启主
四、安童年少老成
五、程钜夫怒斥权臣
六、臣有三畏
第九章 经济文化发展的明朝
一、朱升献策
二、朱元璋诫子
三、法不容情
四、得贤为宝
五、以德不以威
六、徐忠是真壮士
七、吴岳廉洁为民
八、周思兼不畏权贵
九、四铁御史
十、大夫不爱钱
十一、萨尔浒之战
十二、宁锦大捷
十三、山海关之战
第十章 从极端专制到封建末路的清朝
一、四雄败敌
二、皇太极计除袁崇焕
三、康熙帝计除鳌拜
四、郑成功收复台湾
五、和 伏法
六、虎门销烟
七、定海鏖兵
八、火烧圆明园
九、垂帘听政
十、丁宝桢诛杀安得海
十一、镇南关大捷
十二、甲午海战
十三、戊戌变法
十四、八国联军进北京
第十一章 走向共和的辛亥革命
一、同盟会
二、秋瑾就义
三、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四、保路运动
五、武昌起义
六、中华民国建立
七、清帝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