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点“煮”衣

没有了老祖母辈"短衣服不能穿在长衣服的外面"、"厚毛衣不能配薄裙子"等观念的束缚,也没有了父母亲辈"全国服饰一片绿"的遭遇,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当代大学生们,有的是对服饰的自主和选择。即使是单一款式普普通通的衣服,只要他们有勇气从春天穿到冬天(当然需要搭配其他衣服),就没有人会对此提出异议。用领口、门襟带有貂毛的厚毛农配夏大时穿的薄裙子,走在凉风习习的飒爽秋色中,无疑是最不可思议的,但恰恰又足最幽默的装扮,让人忘记了季节的存在;把冬大片j的麻网线围巾,套在身穿藏青灰的及踝无袖装的短发女孩的脖子上,这种在"一冬一夏"的强烈反差中形成的任性和诙谐,不期然地就使初夏的校园风景更加别出心裁;在"厚做里衫、薄做外套"的流行潮流的影响下,时空的观念更是被打破。初冬的季节,也可以是T恤衫、大大的两装短裤,外披一件与短裤同料的短外农的装束。只是从胸前坠着的羊毛绒围巾和厚厚的袜子、高高的靴子上,才能感觉到一丝初冬的气息。
  大学生是最富有激情和活力的年轻一代。他们在服饰的搭配上体现出的创意,是无法用言语穷尽的。就像是古代妇女在服饰上绣龙、绣凤、绣"五毒"、绣牡丹、绣"八宗"等一样,是灵感火花的骤然闪现。有些服饰品上的刺绣,一生中就只能是仅此一件而已。有时候,男女生会把白色的T恤当作"调色板",随着情绪的变动,每一件T恤上的画面部是独一无二的;有时候,酷爱服装的男女生会心血水潮地找块布头米进行蜡染和扎染,然后再做成裙子和撕裤,旁若无人地穿梭在校园的小路上。试想,把这样的一份"创意"穿在身上,怎能不让人"忘情四季"!我在大学读书的时候,在一次召开的校级学生书法作品研论会上(那足11月份),一位男同学里面穿了一件白色的T恤,底下是一条长至膝盖上两公分的短裤,外面披着一件厚厚的军大衣,光着脚,鞭着拖鞋进入了会场。几乎是所有参加研讨会的同学都注意到了这位男牛的着装,也深深地震憾了我。虽然许多年过去了,但我仍无法忘记这位男生特殊的穿着。军大衣和白T恤的搭配上,这种过十不羁的效果,是校园男生对服装的另一种解读吧。
  如果能运用色彩、佩饰的巧妙组合及冷暖对比,让人在服饰的穿着上产生春夏秋冬轮回的视觉效果,无疑是较为成功的装扮。一套白色的衣服,如果能在寒冷的冬天里穿出一丝秋天的爽洁、夏天的冰凉、春天的清新;一套红色的衣服,如果能在欣欣然地春天里穿出一份夏大的沉着、秋天的张扬、冬天的热情,那么,演绎服饰的主体--校园中的男孩和女孩,就是一位最懂得服饰语言的装扮者。今年读"大三"的女生对我谈起了她的"扮靓"心得,她说:"我最喜欢穿黑色的衣服。每一个季节,都有两至三套(件)的黑色衣服。春天里穿黑色衣服时,我会运用色彩鲜艳、造型奇特的饰品米和它说话,免得黑色太沉闷了。夏天甩穿黑色衣服时,因为农服是直接贴在我的肌肤上,所以,我喜欢运用素雅的饰品米达到和肌肤相互映衬的效果,有时候干脆用黑色的丝线穿一枚素白的银戒坠在胸前。秋天里穿黑色农服时,我会非常注意薄薄的毛衣色彩,让黑色在里面露出的一截毛农色彩的辉映下,跳跃着。份深沉中的热烈。冬大里穿黑色农服时,帽子、围巾、手套、皮靴等配件的运用,都足打破黑色单调的最好物品。"女孩轻轻松松的描述,仿佛让我看到了校园中飞舞着的"黑色精灵",是那么地美丽,又是那么地动人。P155-156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