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五味全面看——五味均衡保健康

食物五味全面看

五味均衡保健康

食物的味道,其实不只是舌尖味蕾对世界的感知,更是你了解及调理自己身体的密码。中医学认为,食物分为辛、甘、酸、苦、咸五味,分别与肺、脾、肝、心、肾等五脏有关,在食疗中更具备不同的营养功效。

◎辛味食物

祛风散寒,舒筋活血。还能刺激胃肠蠕动,增加消化液的分泌,促进血液循环和肌体代谢。如:生姜,发汗解表,健胃进食。胡椒,暖肠胃、除寒湿。韭菜,行瘀散滞,温中利气。大葱,发表散寒。

◎甘味食物

补养身体,解除肌肉疲劳,调和脾胃,止痛,解毒。如:白糖,助脾,润肺,生津。红糖,活血化瘀。冰糖,化痰止咳。蜂蜜,和脾养胃,消热解毒。大枣,补脾益阴。

◎酸味食物

能增进食欲,健脾开胃,增强肝脏功能,对防治某些肝脏疾病有益,酸食还可提高钙、磷元素的吸收。如:米醋能消积解毒;乌梅能生津止渴,敛肺止咳;山楂能健胃消食;木瓜可平肝和胃等。

◎苦味食物

解除燥湿,清热解毒,泻火通便,利尿及健胃。夏季尤其应当多食用。如:苦瓜,清热、解毒明目。杏仁,止咳平喘,润肠通便。枇杷叶,清肺和胃,降气解暑。茶叶,强心、利尿、清神志。

◎咸味食物

能软化体内酸性的肿块,调节新陈代谢。如:食盐,清热解毒、催吐、凉血。海参,补肾益精,养血润燥。海带,软坚化痰、利水泄热。海蜇,清热润肠。

一般说:辛入肺,甘入脾,酸入肝,苦入心,咸入肾。肝病忌辛味,肺病忌苦味,心肾病忌咸味,脾、胃病忌甘酸。我们只有对“五味”有了全面的认识,才能在饮食中吃得更合理,更科学。

五味不可过,过犹不及

五味调和才有利于身体健康。“凡事当思两面性,辨证摄食看需要”。若五味过偏,会引起疾病的发生。

1.过量食用辛味食物会刺激胃黏膜,使肺气过盛,筋脉不舒,指甲干枯。患有痔疮、肛裂、胃溃疡、便秘等症者还会加重病情。

2.过量食用甘味食物,会使骨骼疼痛、头发脱落。同时伤肾,致使心气烦闷、喘息、肤色晦暗。甜食吃得过多还会引起血糖升高,胆固醇增加,使人发胖,引起身体缺钙及维生素B1的不足及龋齿,甚至会诱发心血管疾病。

3.酸味食物不可食之过多,否则会使肌肉失去光泽、变粗变硬,甚至口唇翻起。酸食过多还会引起胃肠道痉挛及消化功能紊乱。

4.吃太多苦味食品,会使皮肤枯槁、毛发脱落。过苦还易导致腹泻,消化不良等症。

5.由于咸味食物入肾,口味如果长期太咸,会使流经血脉中的血瘀滞,甚至改变颜色。尤其心脏病、高血压患者饮食不宜过咸。

《黄帝内经》明确指出:“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说明五味调和得当是身体健康、延年益寿的重要条件。